近日,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2025年度新一代智能技术产教融合促进项目入选名单”,我校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魏育华教授主持的项目“基于岗位技能需求的新一代智能产品核心课程开发——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成功立项。
此次项目成功立项是我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展示,更是我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学校始终遵循“创新引领、协同合作、优化结构、服务发展”的总体要求,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创新强校发展战略,坚持走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的道路,立足现有基础,不断搭建平台,组建科研团队,实现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教育链的有机融合,持续服务区域发展和湾区建设。2024年及2025年学校产学研科技创新工作,分别获得中国产学研促进会“2023年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中国产学研深度融合好案例(2024)”,2024年11月学校“智能变压器改造升级与转化应用”项目,获得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案例集-30大典型案例推荐单位”,受到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的亲自表彰。
在学校“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建设方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团队率先示范,始终坚持以产业需求、社会服务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聚力推动专业建设发展,先后成功立项广东省教育厅“软件高水平专业群”、“软件与信息服务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软件与信息服务产教融合创新团队”、“信创产业学院”等省级项目,并开创了全国同类院校首个全校性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先例,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前沿,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注重学生跨专业知识技能的迁移与应用,使学生能够在复杂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魏育华教授作为软件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不断带领团队聚焦当下智能产品行业岗位技能需求与教育供给的契合点,创新性地提出一套课程解决方案,旨在为行业培养精准适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充分体现了科研创新、教育教学、技术服务深度融合。
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核心理念,结合科研政策导向,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立足于学校现有的基础,发挥好专业群和科研团队的特色与优势,持续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和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为区域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华立力量。
作者:李贝贝
魏育华
编辑:刘兰平
审核:陈显强